|
案例简介: 大学生小陈沉迷游戏,为满足个人虚荣心,通过校园贷充值了2000元购买游戏皮肤及相关游戏礼包。小陈轻信借贷平台“学生身份免息”的骗局,结果还款时发现需额外支付“会员费”、“手续费”等其他高额费用。为偿还债务,他被迫转借其他平台贷款,陷入“以贷养贷”的死循环,甚至因逾期被公开个人信息。最终小陈走投无路,只能报警寻求帮助。 案例分析: 非法借贷平台常利用青少年的消费冲动、社会经验不足及征信空白特点,一方面通过“审批快、放款快、学生免息”等诱导学生贷款;另一方面通过“会员费”、“手续费”等名义规避法律对利率的限制,实际年化利率远超法定标准,后期还会通过个人隐私勒索制造持续还款压力。 平安产险宁夏分公司温馨提示: 1. 培养理性消费观 明确自身消费能力,结合经济状况合理规划日常开支,避免盲目跟风或冲动消费。养成记账和预算管理的习惯,逐步建立健康、可持续的消费行为模式。 2. 增强金融素养 主动学习基本的金融与理财知识,重视个人信用积累,认清分期消费、借贷平台等金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风险。提高对非法校园贷、网络诈骗等陷阱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。 3.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严格保管身份证、银行卡、手机号码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,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非正规二维码。谨慎公开家庭住址、宿舍信息及亲属联系方式,防范信息泄露风险。 4. 选择正规借贷途径 如确需贷款,务必与家人沟通并审慎评估还款能力。应选择具备金融业务资质的正规机构,认真阅读合同条款,明确贷款金额、利率、还款期限及违约责任等内容,确保借贷行为安全、合规。 平安产险宁夏分公司供稿
|
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临城新媒体
2025-10-30
2025-10-30
2025-10-30
2025-10-30
2025-10-30

请发表评论